5月30日,据经济观察网报道,中国监察机构对于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的留置,从2023年5月7日起,延长3个月。

包凡此前涉嫌单位行贿罪,于2月7日被纪委监委人员带走调查,予以留置,具体办案机构包括中央纪委国际合作局、北京市纪委监委等部门。

作为华兴资本创始人,包凡曾参与过滴滴与快的、美团与大众点评等企业的合并,并投资了京东、理想、蔚来、药明康德等企业。


(资料图)

由于创始人被留置,华兴资本业务大受冲击,约有200人离职。

华兴资本业务动荡

华兴资本成立于2005年,主营业务包括投资管理、私募融资、并购、证券发行与承销、证券研究与交易、财富管理及其他服务,在北京、上海、香港、新加坡和纽约等地均设有办公室。

包凡,图源:网络

今年上半年,华兴上述业务均已经陷入停摆状态,基金投不出去、投行业务一个项目也没有。

一位观察人士表示,“华兴基金的投资和募资两端均受到冲击,现在项目端已经不太敢要华兴的钱了,所以华兴上半年基本没投出项目;募资端也一样,投资人不但不敢投钱,在途的钱都不打过去了;投行并购业务,也差不多类似。总体来看,没人敢跟华兴做生意了。”

企查查显示:华兴新经济基金的最后一个投资项目在今年2月14日,参与了一道新能项目的D轮融资,不过这离包凡被带走才过去一周。此后,华兴资本再无新的投资项目。

华兴新经济基金投资事件,图源:企查查

截至2021年12月31日,华兴投资管理业务的资产管理规模约490亿元,其中华兴新经济基金管理资产约368亿元。

在2022年,华兴资本还多次登上各大榜单,如投中“2022年度中国最佳新型投行TOP1”,清科“2022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TOP30”。

而在2023年,华兴已消失在投中和清科的榜单上了。

另一位业内人士指出,华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二号人物。业界一说起华兴,想到的就是包凡,其他人大家都没听过。

包凡一案,在西方经济学中被称为“key man risk”(关键人物风险),即一家公司或组织过于依赖某个关键人物,一旦该人物出现负面状况,将严重影响公司运营和发展。

而对于投资机构,“关键人物风险”比一般机构要高得多。

200人离职

由于业务动荡,华兴资本也陷入了离职潮。

华兴资本的财务资料显示,截至去年底,华兴资本共有754名员工。

图源:2022年财务资料

据了解,华兴资本在鼎盛时期的员工曾达到830名,但现在还剩下了600多人,这意味着到现在已有200左右的员工离职。离职员工中大部分是被优化的,而一些高管则是主动离开。

例如华兴资本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,自2017年起,加盟华兴资本,相继任宏观策略研究总监和首席经济学家,为公司战略决策、新经济客户服务。

易简财经发现,自2023年5月起,李宗光在接受各大媒体采访时,他的头衔已经变成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。

此外,华兴资本的FA、投行、基金三大业务的高管也有离职。

另一位华兴员工表示,华兴资本的薪酬结构为“base+bonus”,每年4月发放上一年的奖金,但直到现在,奖金依然遥遥无期。

结语

中国民营企业往往由其原始创始人拥有多数股权和控制权,民营企业和创始人绑在一起。一旦创始人倒下,整个公司将面临巨大风险。而在金融公司,这种风险更高。

包凡一案触发“key man risk”,也将华兴资本带入动荡中,公司投资人遭受惨重损失。

华兴资本能否渡过这场风波,投资人还在等待华兴的答案。

•END•

作者丨心所

联系入群 | 加微信:xjjyj666

欢迎点击易简财经视频号,看最新视频~↓↓↓

推荐内容